What is 光纤检测?

污渍是导致在光网络中进行故障排查的首要原因。

光纤检测

FiberChek Probe

Fiber Inspection is the practice of viewing the end face of a fiber optic connector by use of an optical microscope. The primary reason for fiber inspection is to ensure that the connectors are free of any defects, damage, or debris that would prevent su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light when mated with another connector.

Industry standards such as IEC-61300-3-35 are commonly referenced when determining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an acceptable fiber connector end face.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Inspecting Your Fiber End Faces?
  • reduced network downtime
  • reduced troubleshooting
  • optimized signal performance
  • prevention of network damage.

先检查,后连接

尽管标准机构已经建立了针对光纤接头端面质量和清洁度的验收标准,但技术人员在推行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着难题。如果没有恰当的光纤测试工具(包括光纤检测解决方案,例如光纤接头检测探针和光纤检测显微镜),要保持符合这些标准或规范将非常困难,并且很耗费时间。

使当今采用大量光纤的高连通性网络中的许多接头保持稳定的性能水平是业界努力实现的目标,为了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国际电工 委员会 (IEC) 制定了 IEC 61300-3-35 标准 。这一标准规定了连接前接头端面质量的通过/未通过标准,如果在每个阶段都遵循该标准,将能在整个光纤生命周期中实现优化的产品和网络性能。由于手动光纤检测存在各种可变因素,因此需要使用针对指定接头质量通过/未通过条件编程的分析软件进行自动端面检测,才能实现合规性。通过使用程序化的分析软件自动完成系统化主动检测过程,可消除与手动光纤检测有关的可变因素,提供安装时接头端面质量的记录凭证,从而保证过程 100% 可重复且可靠。这些优点结合起来,使自动端面光纤检测成为可用于确保和验证光纤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始终符合 IEC 标准的最有效方法,并且实现光纤网络的承诺。

光纤接头端面上的划痕、瑕疵和污垢会对网络性能产生不良影响,这是光纤行业众所周知的事实。如果不系统处理污浊和受损端面,这些缺陷可能降低网络性能并最终使整条线路无法使用。为了保证接头保持稳定的性能水平,IEC 制定出标准 61300-3-35,该标准规定了连接前端面质量光纤检测的通过/未通过要求。

IEC 标准 61300-3-35

IEC 标准 61300-3-35 是关于光纤接头端面质量的一套全球通用要求,旨在保证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性能。此标准包含光接头端面光纤检测和分析的通过/未通过要求,为不同类型的连接(例如 SM-PC、SM-UPC、SM-APC、MM 和多光纤接头)规定了不同条件。IEC 标准中使用的质量值是行业专家联盟(包括组件供应商、合同制造商、网络设备提供商、测试设备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多年以来对划伤、受损或污浊光学连接器进行大量测试的成果。因此,IEC 标准代表一个可靠且可重复的质量标准,它可保证产品和网络性能在整个光纤生命周期中保持稳定的性能水平。若要了解 IEC 标准的完整详细信息,可在  www.ansi.org 通过搜索“61300-3-35”购买受版权保护文档的副本获得。

IEC 标准旨在保证光纤接头保持稳定的性能水平,但仅适用于每次配对接头时均合规的状况。在全行业努力实现标准合规性的工作中,当前的光纤处理最佳实践建议在连接前进行系统的前摄性端面光纤检测。

VIAVI Solutions 通过自己广泛使用的前摄性检测模型(先检查,后连接 (IBYC))加强了这一实践。尽管当前研究表明,IBYC 过程可减少安装受污染光纤并改善网络性能,但与手动光纤检测相关的许多可变因素(例如,技术人员的视力和专业知识、环境照明及显示条件)仍使手动光纤检测方法无法成为可确保端面质量保持稳定水平并实现 IEC 合规性的 100% 可靠和可重复的方法。此外,由于没有创建端面状况记录,因此在安装时使用手动光纤检测来认证质量是不切实际的。

认识到这些可变因素以及手动检测的限制,IEC 使用了可编程的光纤检测和分析软件 FiberChek2® 来制定相关标准。通过使用可编程的软件自动完成光纤检测过程,可消除与手动光纤检测关联的可变因素,并在安装时提供接头端面质量的可记载且可确认的记录。由于 IEC 标准要求测试人员知道确切的位置以及表面缺陷(例如,划痕、凹点和碎片)的大小,因此使用针对指定通过/未通过条件编程的软件进行自动化光纤检测和分析是唯一能够实现并认证光纤端面质量 IEC 合规性或客户指定标准合规性的 100% 可靠及可重复的方式 — 这种方式也是唯一能够实现下一代网络应具有的速度和带宽性能的方式。

通过使用近 20 年对不断扩大的光纤和光纤设备(例如,SM、MM、带状光纤、E2000、SFP/XFP、弯曲不敏感光纤、透镜和其他接口)数据库进行测试所积累并通过研究得出的参数,VIAVI 开发的解决方案可自动完成通过/未通过过程。这种广泛的测试由行业专家联盟(包括组件供应商以及合同制造商)执行,并且得到了组件制造商、集成商/CM、OEM、第三方安装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广泛运用,从而使 VIAVI 光纤检测解决方案成为了自动化客观光纤接头端面光纤检测目前成熟的行业标准。通用要求 (IEC 61300-3-35) 以及 VIAVI 自动化光纤检测和分析功能的组合对整个供应链中的产品质量带来了可观的正面影响。

“先检查后连接”视频系列

Inspect Before You Connect

观看我们共 14 集的系列视频:

  • 第 1 集:“先检查,后连接”简介
  • 第 2 集:主动检测与被动检测
  • 第 3 集:同时检测连接两端的重要性
  • 第 4 集:检测新光纤接头的重要性 
  • 第 5 集:检测测试参考线的重要性
  • 第 6 集:清洁棒与清洁刷
  • 第 7 集: 静电荷与污染
  • 第 8 集:了解光纤清洁剂
  • 第 9 集:可靠的清洁工具的重要性
  • 第 10 集:了解 IEC-61300-3-35 标准
  • 第 11 集: 光纤检测自动通过/未通过分析的重要性
  • 第 12 集:记录光纤检测结果的重要性
  • 第 13 集:立即投资检测和清洁的重要性
  • 第 14 集:了解检测和清洁 MPO 接头
  •  

您知道吗?

  • 混入到光纤纤芯中的一颗微粒即可造成严重的向后反射和插入损耗,甚至会损坏设备    
  • 光纤接头端面上的典型碎片可能仅有  2 - 15  微米,只有用光纤探针显微镜才能看到
  • 同时检测光纤连接的两端是确保光纤没有污染和缺陷的唯一方式  
  • 在测试网络接头之前检测和清洁接头、测试端口及参考线可防止交叉污染